刑法第17条第2款的真义
发文期刊《刑法第17条第2款的真义》历年引证文献趋势图
引证的图书列表
戴玉忠,刘明祥主编.和谐社会语境下刑法机制的协调[M].北京:中国检察出版社,2008
刘鹏主编.刑事法学研究 第2辑[M].北京: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,2007
高铭暄,马克昌主编.中国刑法解释 上[M].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5
引证的期刊论文等列表
强音.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绑架杀人的定性争议[J].法制博览(中旬刊),2012
康诚.论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的罪名适用——“犯罪构成说”解释论的提倡[J].法学评论,2009
袁佳一.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范围的现存问题与完善路径[J].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,2024
赵春玉.相对刑事责任范围的方法误读与澄清[J].云南大学学报(法学版),2016
张骏翔.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应负刑事责任的“八罪”确定依据[J].楚天法治,2015
何鑫1,曹俊华2.未成年人刑事责任根据论 ——以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为主线[J].青少年犯罪问题,2020
樊妍蓓.论刑法措词与罪名确定的关系——以奸淫幼女为例[D].,2015
张亮.论我国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研究:对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评析[D].,2012
崔居胜.绑架罪若干争议问题及立法完善研究[D].,20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