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怨恨:生成机制、反应及其疏解
发文期刊《论怨恨:生成机制、反应及其疏解》历年引证文献趋势图
引证的期刊论文等列表
徐仲佳.论鲁迅的现代性别意识[J].江西社会科学,2023
王圣,吴玉娟.国家形象塑造:大学思政教育的理性与信仰反思[J].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,2017
王泽晨.情感慰藉、柔性抵抗: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“玲娜贝儿”[J].采写编,2023
刘卫锋.基于高压心理疏解的大学生自杀问题预防研究[J].中国青年研究,2016
胡维芳.转型期国民社会心态的特征与调适[J].江苏理工学院学报,2018
刘博,董倩倩.情境结构与动力机制: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网络表达[J].中国青年研究,2021
施鑫.社会抗争理论视角下仇恨犯罪的类型化省思[J].警学研究,2024
蔡东亮.警惕、克服与焦虑 —— 新世纪韩国犯罪片之类型经验系统研究[J].温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1
王佳鹏.从羞耻到怨恨——探寻社会不公心态背后的深层逻辑[J].福建论坛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9
王建民.从“激情”到“调整”*——试论宏观社会心态的变迁[J].人文杂志,2017